靖江突杖商务服务有限公司

當前位置:
首頁 >> 學歷類 >> MBA >> 歷年真題>> 正文

2013年MBA綜合能力聯(lián)考邏輯中的數(shù)字問題探析

發(fā)表時間:2014/4/4 16:00:00 來源: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:關注中大網校微信
2013年MBA綜合能力聯(lián)考邏輯中的數(shù)字問題探析

  在歷年MBA聯(lián)考邏輯試題中,都會出現(xiàn)一些涉及數(shù)字的題型,主要體現(xiàn)為三大類:分析推理、原因解釋及論證類題型??缈冀逃龑4T教研室王曉東老師結合2013年考題情況,就分析推理題型中的數(shù)字問題進行專題解析,以供各位考生分享。

  在分析推理題型,數(shù)字主要出現(xiàn)的形式為:集合關系(不等式)、簡單數(shù)量關系分析。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題目來分析。

  【一、簡單數(shù)量關系問題】

  【2013-01-28】某省大力發(fā)展旅游產業(yè),目前已經形成東湖、西島、南山三個著名景點,每處景點都有二日游、三日游、四日游三種路線。李明、王剛、張波擬赴上述三地進行9日游,每個人都設計了各自的旅游計劃。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每處景點他們三人都選擇了不同的路線:李明赴東湖的計劃天數(shù)與王剛赴西島的計劃天數(shù)相同,李明赴南山的計劃是三日游,王剛赴南山的計劃是四日游。

  根據(jù)以上陳述,可以得出以下哪項?

  (A)李明計劃東湖二日游,王剛計劃西島二日游。

  (B)王剛計劃東湖三日游,張波計劃西島四日游。

  (C)張波計劃東湖四日游,王剛計劃西島三日游。

  (D)張波計劃東湖三日游,李明計劃西島四日游。

  (E)李明計劃東湖二日游,王剛計劃西島三日游。

  【參考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本題的解題關鍵是對數(shù)字的理解。

  每個景點有三種路線,分別為:2、3、4。三個人每天進行9日游。我們注意到,這9日游在這些數(shù)字情況下,只有兩種可能的組合9=3+3+3 或者 9=2+3+4。如果本題你能快速分析到這里,那么本題的解決就容易了。

  接下來的條件說,每處景點他們三都選擇了不同的路線,即每個景點的三條路線(2、3、4)都有人選。到這里,我們可以得到每個在三個景點的路線組合都是2、3、4。為啥呢?假設有一個人選擇的是“3+3+3”組合,則其他人也必須得選同樣的組合,這樣就與題說的每處景點他們選擇的不同矛盾了。所以,每個人的路線組合都是“2+3+4”。

  下面列表就可以了。

 

李明

王剛

張波

東湖

   

   

   

西島

   

   

   

南山

   3

   4

   

  由“李明赴東湖的計劃天數(shù)與王剛赴西島的計劃天數(shù)相同”可知,這個數(shù)字只有是2了。所以,本題答案為A選項。

  【點評】本題考查了考生對數(shù)字間的邏輯關系,同時要求考生對基本的數(shù)字關系敏感。

  

  【2010-01-53】參加某國際學術研討會的60名學者中,亞裔學者31人,博士33人,非亞裔學者中無博士學位的4人。

  根據(jù)上述陳述,參加此次國際研討會的亞裔博士有幾人?

  A.1人 B.2人 C.4人 D.7人 E.8人

  【參考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本題也是簡單數(shù)量關系題,而且比較簡單。亞裔博士=博士人數(shù)-(總人數(shù)-亞裔學者-非亞裔無博士學校的人數(shù))=33-(60-31-4)8。

  【點評】此題應該出現(xiàn)在數(shù)學部分。

  【二、不等式問題】

  邏輯考題中,經常出現(xiàn)不等式的題型。其實,它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查:

  1. 1、 不等式代表個什么?
  2. 2、 不等式有什么性質?

  【2013-01-47】據(jù)統(tǒng)計,去年在某校參加高考的385名文、理科考生中,女生189人,文科男生41人, 非應屆男生28人,應屆理科考生256人。由此可見,去年在該校參加高考的考生中:

    (A) 非應屆文科男生多于20人。

    (B) 應屆理科女生少于130人。

    (C) 應屆理科男生多于129人。

    (D) 應屆理科女生多于130人。

    (E) 非應屆文科男生少于120人。

  【參考答案】B

  【解析】本題典型的考查不等式代表什么?簡單說,不等式代表的是范圍(或者稱為極值)。我們先來看選項,每個選項涉及三組基本概念:應屆與非應屆,文科與理科,男生與女生。這們這樣來解。

  先看A選項,“非應屆文科男生”,題目中已知“非應屆男生28人”,那么這28人有多少是文科呢?范圍為0~28(<385-256-41=88)。

  再看B選項,“應屆理科女生”,假設最有利情況,非應屆男生都是理科(28<41),則應屆理科男生最小數(shù)為385-189-41-28=127,而應屆理科女生取得最大值=256-127=129。

  至此,我們可以知道B選項是必然正確的,即為答案。

  【點評】此題考查兩個基本點:概念間的關系和不等式問題。如果考查“多于”,則去研究其最不利情況;如果考查“少于”,則去考查其最有利情況。同時,注意概念的區(qū)別:“少于”與“不多于”的區(qū)別。

  【2009-01-39】某綜合性大學只有理科和文科,理科學生多于文科學生,女生多于男生。

 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,則以下哪項關于該大學學生的斷定也一定為真?

  I、 文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

  II、 理科的男生多于文科的男生

  III、理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

  A.只有I和II B. 只有III C. 只有II和III D.只有III E.I、II、III

  【參考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本題考查不等式的性質。a>b,c>d,則a+c>b+d。這是唯一可以確定的,而其它情況不能確定。本題中“理>文,女>男”,則可得:理女>文男。即III是對的,其它兩個不確定。

  【點評】不等式性質的運用,要注意區(qū)別特殊情況。如果題目中出現(xiàn)具體的數(shù)字,則要具體分析。


(責任編輯:vstara)

2頁,當前第1頁  第一頁  前一頁  下一頁
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(tài) 更多>
台南县| 兴宁市| 郑州市| 澄江县| 桓仁| 乐清市| 南昌市| 黄石市| 方山县| 都江堰市| 古丈县| 任丘市| 孟津县| 乌兰浩特市| 三亚市| 文水县| 古丈县| 台安县| 杭州市| 监利县| 会东县| 和平区| 明溪县| 赤壁市| 阳新县| 绩溪县| 阿坝县| 桃江县| 巴彦县| 应用必备| 张家界市| 山阴县| 祁阳县| 中阳县| 米林县| 金华市| 开阳县| 静安区| 合川市| 当雄县| 察隅县|